環保不斷施壓,一些企業不習慣,一些地方政府也不喜歡。于是乎,有關“環保沖擊經濟”的論調被炒得火熱,混淆視聽。環保真的影響經濟發展,還是一些輿論別有用心?看這里!
“環保沖擊經濟”的論調要不得!
近日,有關“環保沖擊經濟”的說法再次被炒的沸沸揚揚,起因是一家德國企業在網上發布求助函,聲稱環保部門關停了其一家供應商,導致零部件斷供,造成相當于3000億人民幣的產值損失。
該家被關停的供應商本身就存在環境污染問題,被環保部門關停理所當然,這點暫且不說。有關“環保影響經濟”的論調,更加值得深思。
過去,生態文明建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,環保執法環境相對寬松,不少企業鋌而走險、渾水摸魚、不思進取。部分地方政府為了GDP為污染企業撐起保護傘,讓這些企業在“溫室”中成長。現在,生態文明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,環保政策接踵而至,環保執法不斷收嚴,環保督查繼續升級,污染企業在越演越烈的環保風暴中再無立足之地,于是乎紛紛喊冤叫屈,一個個儼然成了“六月飄雪”的竇娥。
如果非要說環保沖擊了經濟,那么受到沖擊的也是工藝水平低下、污染嚴重、產能過剩的一小撮企業,影響的也只是低質量、低水平的發展。這些企業固然在一定程度上驅動了經濟發展,但其結出的污染惡果,需要花費超出數倍的成本來治理,得不償失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。要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,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”。
環保的收緊,必然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,但這“沖擊”能夠促進污染行業企業轉型升級,甚至成為其更好更快可持續發展的動力。何況,真正具有先進的技術工藝,且各項環保設備健全,具有綠色發展觀的企業,在環保督查與執法中,堂堂正正,更不會坐立不安。
因此,“環保沖擊經濟”的論調,不過就是污染企業的怨憤之語,是為污染企業撐保護傘的地方職責部門的搪塞托詞。違背可持續發展觀的污染企業被無情淘汰,環境友好型的企業在更加健康的政策與市場環境中生存的更好,這是環保的初衷,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分析認為,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中,只要環境保護能夠內生于經濟增長的需要,那么,無論是在量上、結構上還是制度上,終都會實現環境經濟之間的平衡。
這就要求環境保護在力度、制度等多方面實現與經濟發展的脈搏同步,并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制度,讓“看不見的手”與“看得見的手”握手言和,同步前行。老崔以為,現階段需要注重的是為人詬病的環保“一刀切”問題。
如果有人再向你說起“環保影響經濟”,你可以說一句,幾年前都說“反腐影響經濟”,結果呢,不需要多說了吧。